中國絕大多數的 “多功能劇場”僅僅是使用意義上的多功能廳,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功能劇場。所謂真正意義上的多功能劇場是指觀眾廳的混響時間必須是可變的,只有聲學環境與使用目的相適應才能保證良好的音質效果。 實現劇場觀眾廳混響時間可變基本上有兩種方式:“建聲方式”與“電聲方式”。 1 建聲方式 建聲方式是一種傳統的技術措施,它是通過改變室內的容積或改變墻壁、天花板等部位的吸聲材料與結構,亦即改變室內的總吸聲量來實現調整混響時間的目的。這種方式的優點是“全建聲”效果;缺點是費用高,可調混響時間的范圍小(一般觀眾廳要改變0.5 s需要付出很大努力),而且還存在使用中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方便性的問題。
2 電聲方式 電聲方式是采用電聲系統設備,通過電聲聲場控制技術來控制室內的混響時間和其他聲學特性。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所花費用較低,混響時間可調范圍大(可以是2~3倍),可預先設定,使用方便。它不僅實現了混響時間可變,而且還可以對室內聲場進行“修正或優化”,如增加近次反射聲、聲擴散,調整直達聲、反射聲和混響能量的最佳比例,以及對混響時間頻率特性進行調整等。
需要指出的是,有人把這種方式混同于“歌舞廳的混響效果器”,這是不對的。電聲可變混響系統是以優化室內聲學環境為目的,它所建立的聲場具有完全自然的時間特性和空間特性,是真正意義的三維聲學空間,可以說是用現代的電聲技術來創造一個忠實自然的“人造”聲學環境。
上一篇: 室內幾何聲學設計方案
下一篇: 旋轉舞臺如何運動控制系統基本要素